動易簽約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政府網站升級建設項目
近日,動易軟件(PowerEasy?)作為中國出色的網站管理軟件及服務提供商,全業務網站建設解決方案提供商,憑借專業的技術實力和完善的售后服務獲得客戶的認可,成功簽約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政府網站升級建設項目,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。
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簡介
鎮原縣地處甘肅省東部,慶陽市西南部,東臨革命圣地延安,南眺十三朝古都西安,西望省會蘭州,北界塞上明珠銀川,是陜甘寧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,國扶貧困縣和六盤山連片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。屬于黃土高原溝壑區,境內山川塬兼有,溝峁梁相間,地勢西北高東南低,平均海拔1456米,最高點海拔1767米(三岔老爺山),最低點海拔1011米(上肖毛河),平均氣溫10.4℃,年均降水量589.1毫米,無霜期175天左右。鎮原歷史源遠流長,人文底蘊厚重,文化資源豐富,自然景觀獨特,民俗產業多彩,是隴上久負盛名的:
地域人口大縣。轄13鎮6鄉、215個行政村、5個社區、1991個村民小組,南北長91.2公里,東西寬78.3公里,總面積3506平方公里,耕地228.48萬畝,居全市第一,總人口53.5萬人,居全省第14位、全市第2位,其中農業人口49.38萬人。
歷史文化大縣。鎮原乃華夏故土,歷史悠久,人杰地靈。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;夏商周屬雍州,秦屬北地郡,漢首置臨涇縣,唐時置原州,元稱鎮原州,明改州為縣,沿承至今。鎮原是東漢著名政論家、文學家、思想家王符和北魏靈太后胡充華的故里。歷代文臣武將層出不窮,如李恂、胡奮、席固、皇甫鏞、胡順之、楊政、仇鉞、許理等保家衛國、守職重實;東漢王符“潛夫論”,蜚聲中外;北魏靈太后臨朝攝政,治國清明;甘肅近代十大名醫之首慕元春名揚隴東、杏林楷模;慕壽祺從政清勤,博史善文,《甘寧青史略》獨領風騷。鎮原縣又以隴東“文化大縣”聞名,近現代書畫名家張宸樞、張炳麟、鄧博五、段思坎等人聞名省內外,2010年被中書協命名為“中國書法之鄉”,現有鎮原籍中書協會員35人、美協會員7人,建成占地150畝文化產業基地1處,有書畫協會、分會等專業組織機構4家,各類書齋畫廊260多處,專業創作團隊400多人,書法愛好者10萬多人。民間藝術底蘊深厚,尤以剪紙、香包、刺繡獨具特色,被文化部命名為“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”,有國家、省、市級藝術大師70多人。
旅游資源大縣。境內北石窟寺、石空寺、玉山寺規模宏大,造像生動,是北魏、唐宋石窟藝術的經典代表;太陽池、翟池、白馬池三座天然湫池碧波蕩漾,堪稱“高原明珠”;以潛夫山為代表的大小名山30多座,山山有來歷,個個有傳奇,開發潛力巨大。鎮原曾為陜甘寧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,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長征途中夜宿三岔鎮,三岔紅軍長征紀念館、援西軍紀念館等紅色旅游資源引人注目。特別是“關隴絲路第一驛”——北石窟驛景區,融絲路、石窟、民俗文化于一城,再現了絲路古驛的歷史滄桑和繁華景象,是甘肅最具特色的絲路景區之一。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北石窟大景區為龍頭,有效串聯彭陽古城、玉山寺、“三池”、石空寺、潛夫山、書畫產業基地、胡氏文化產業園等景點的茹河川區文化旅游黃金圈和慶陽、平涼、固原三市文化旅游的重要接續區。
傳統農業大縣。縣域經濟以農業為主,盛產小麥、玉米、高粱等多種農作物,蕎麥、小米、黃豆等特色小雜糧久負盛名,紅杏、蘋果、忘憂草等農產品享譽國內外,是隴東主要糧油和瓜菜生產基地之一,素有“隴東糧倉”、“中國杏鄉”的美譽,曾被命名為“全國黃花菜基地縣、優質瓜果生產基地重點縣、糧食生產先進縣”。近年來,按照“因地制宜、突出效益,龍頭帶動、訂單生產,政府扶持、保險托底”的思路,大力培育特色產業,成功引進了圣農集團、天士力集團、正大集團、海升集團、中盛農牧、廣州立達爾、天津物宗園等大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3家,帶動年均種植全膜糧食100萬畝、瓜菜22萬畝、小雜糧20萬畝,培育苗林15萬畝;肉牛、肉羊、生豬、肉雞飼養量分別達到26萬頭、105萬只、23萬頭和3000萬羽;栽植林果18萬畝、中藥材10萬畝、萬壽菊7.5萬畝,已形成“草畜、林果、瓜菜”三大主導產業和“中藥材、萬壽菊、文冠果、小雜糧”四大特色優勢產業,實現了助農增收和“產業興縣”的華麗轉身。
礦產儲備大縣。境內探明石油、天然氣、煤炭、石英砂、黏土等礦產資源富集,初步探明石油儲量2.6億噸,年產原油60萬噸,煤炭儲量193億噸,開發前景廣闊,在全市率先實現了“氣化鎮原”,是隴東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